我院学子王晓璇获2016年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及其经验介绍

发布者:黄勤发布时间:2016-12-30浏览次数:834

编者按:王晓璇,女,中共预备党员,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公共事业管理2012级学生,2016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免试推荐至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校“五四”表彰“优秀学生干部”;博文杯校级一等奖(主持),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优秀实践成果”(主持),院暑期社会实践二等奖(团队);2015年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016年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2016届“优秀毕业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记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中的几点感受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学术研究都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一定要找到一条路径,那可能唯有认真务实、脚踏实地,用心去做、去思考、去感悟。做科研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但一旦开始,就必须心无旁骛,把它当成一件喜欢的事情去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很多时候,科研可能是很枯燥的,因为必须阅读大量文献,一遍又一遍的思考、修改、完善,这时,在枯燥中找到科研的乐趣将会是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周一从辅导员李荔老师处得知自己提交的学术论文《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在2016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得三等奖。李老师让我写点儿东西介绍奖项申报过程和做科研的经历,我想了很久,作为一个科研生活还刚刚起步的小硕,不敢妄谈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有什么经验。只能结合自己的本科经历(主要是三篇文章的写作),分享一些零碎的感受,希望对师弟师妹的学习生活有所裨益。

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填表申报,先经学院推荐和学校筛选,评选出该年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再由    学校统一推荐参与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整个申报和评选过程时间不长,但功夫主要在平时。我一共参与了两次评选,分别提交了《异地高考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成因分析》和《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两篇学术论文(下文简称为“异地高考”和“合作社”),这两篇论文都是在李云新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异地高考”这篇是我本科写的第一篇相对规范的学术论文,从论文选题、构思、修改直至最终成文的各个环节,我都和李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为了使文章观点更加客观、可靠,我还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多方收集并整理数据、政策文本等。后来,这篇文章发表于《理论观察》,并获得2015年校本科生科研成果二等奖。“万事开头难”,非常庆幸自己的第一篇论文能够得到李老师的指导,或许正是这次的写作经历,自己对学术的兴趣开始生根萌芽。

   接着我想谈一谈学年论文《资本下乡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机理研究》的写作,感谢李云新老师带我走进“资本下乡与农村发展”这一研究主题,大学后半段的学习和研究多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正如我在一开始谈到的,学术研究不分早晚,重要的是用心。一开始接触资本下乡和农村问题完全是以一个“门外汉”身份,很多概念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写论文、做研究了。不过既然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便要坚持做下去,为了尽快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读文献是相对便捷、有效的方法。记得当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啃完了几十篇与“资本下乡”直接相关的文献,经过文献梳理以及同李老师的交流,又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完成了初稿撰写。对于初稿的写作,老师从大的方面进行肯定,也提了很多建议。经过学年论文的写作,让我明白了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或者大的挑战,只要用心、努力地去做,最终一定会有收获的,至少不会比现在差。

  “合作社”论文的写作源于对城镇化和农村问题的关注,相较于前面两篇所用时间是最短的,我想这可能和前期的积累有一定关系。不管是之前阅读文献,还是做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可以发现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正面临着“解构-重组”过程。在传统乡村治理存在较大问题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发形成的新型组织应运而生。合作社对传统乡村治理形成了哪些冲击(有什么作用)?在参与村庄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限制条件?应该如何保证合作社正常功能的发挥?事实上,这篇文章主要回答了前两个问题,而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只做了简单回应。因为当时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在合作社蓬勃发展的态势背后,合作社质量频频受到质疑?为什么现有合作社数量众多,却存在规模庞大的“空壳合作社”和“假合作社”?为什么合作社偏离了应有轨迹,成为资本剥削农民的工具,无法实现其正常功能?后来,这些疑问在另一篇文章《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扭曲现象及其解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回答。

   总的来说,论文写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写出来是第一步,这或许已经很痛苦了,但是比写更难的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这里的修改既包括对文章内容、逻辑、结构等的调整,也包括对语言文字仔细推敲,这一阶段更痛苦但也更加磨练人。所以希望有志于此的师弟师妹迎难而上、苦中作乐,让痛苦来的更猛烈些。

   最后,我想将话题从论文写作延伸至学术研究上。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应该是既理性又感性的,理性讲的是研究要有逻辑,感性讲的是研究要有人文关怀。一个没有关怀、没有温度的研究者无法提出有生命力的问题。确实,很多时候研究的最终呈现形式或许只是白纸黑字的论述,或许只是一串数字、一些表格。但是,如果一味地只注重定量、数据、模拟、仿真、数理模型的话,会忽视人的问题。这种研究即使可以发表在不错的期刊上,但终究是没有温度的。而具有人文关怀的研究应该是通过对一种现象或问题的解释与剖析,为改变现状、提升人民生活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我目前所在的交大人口所早些年在安徽巢湖建立“改善女孩生活实验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治理偏高出生性别比问题的“关爱女孩行动”,正是以公共管理人的努力推动国家政策制定的过程。虽然没有办法亲身经历,但回顾这个研究依然感觉到了满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是有人文关怀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行走在交大,我一直记着李云新老师说过的做学术的基本路径可以是这样的:“学术问题的敏感捕捉,核心文献的精细阅读,研究主题的实地调研,研究方法的应用训练,学术研讨的思想碰撞”。也牢记硕导李树茁老师反复强调的“坚持标准,严以律己,让追求卓越变成习惯”,“不仅要搞科研、做学术,还要贴近生活”。虽然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还做的不够,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下去,因为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必然要付出巨大努力、面临诸多挑战,而努力的目标就是比自己想象的走得更远、更有意义。